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首页>统计数据>统计公报
2006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苏州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09-01-24 13:13   访问量: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实施“四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小康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富民强市、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经济运行

    综   合

    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产业结构稳步改善。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82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574.22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9:65.4:32.7,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地方财力显著增强,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0亿元,完成4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3.9%、26.3%和22.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8.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对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保障力度加大。

    农林牧渔业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2.36亿元。生产结构加快调整,无公害农产品持续增加,全市新增35只无公害农产品、188只绿色食品和4只有机食品,年末“三品”总数达1250只。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68家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5%。全市已初步形成优质粮油、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农业实现全面增效,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较快。

    农村经营机制不断创新,“三大合作”改革大力推进。全市新增各类经济合作组织366个,累计达到1282个,持股、入社农户累计达到50.67万户。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全市完成农田水利总土方3858万立方米。农村新增林地绿地7072.43公顷,疏浚整治各级河道2618公里,加高加固圩堤204公里,增砌护岸工程183公里。全面实现区域集中供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4%。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6.79万千瓦,农林牧渔业用电量2.94亿千瓦时。主要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产品产量(吨)

比上年±%

粮  食

1235227

11.5

棉  花

   3869

-16.0

油  料

  63615

-8.6

蚕  茧

   3008

 8.6

禽  蛋

  36230

40.0

肉  类

 155788

-10.0

# 猪  肉

  94244

14.2

牛  奶

 100500

6.2

水产品

 309000

-2.4

# 养殖产量

 272400

1.6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5315.9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2543.8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3%和24%。全市工业用电量588.4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7%。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产值30.52亿元,集体工业产值139.22亿元,私营工业产值2019.38亿元,外资工业产值8319.42亿元。重工业产值8452.43亿元,轻工业产值4091.44亿元,分别增长27.1%和18%,重工业化水平达到67.4%。百强企业领头作用显著,全市工业百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303.8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3%,增长26.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业成为支柱产业,全市1100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57.8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7.1%,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5%,产销率达98.5%;实现利税790亿元,增长35%,其中利润580亿元,增长3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

发电量

亿千瓦时

551.63

44.7

万吨

94.97

15.9

亿米

9.29

54.0

丝织品

亿米

23.75

-10.0

服装

亿件

7.65

5.9

#羽绒服

亿件

0.75

70.5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292.67

26.6

硫酸(折100%)

万吨

143.86

195.4

碳酸钠(纯碱)

万吨

72.37

8.6

合成氨

万吨

47.93

39.1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

万吨

49.44

6.6

生铁

万吨

1364.93

29.6

粗钢

万吨

1714.62

25.5

钢材

万吨

2033.81

44.3

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

对万千米

1084.73

-9.3

光缆(光纤通讯电缆)

芯万千米

649.04

120.5

家用吸尘器

万台

1696.07

-11.3

家用电冰箱

万台

191.94

35.6

房间空气调节器

万台

267.18

-3.3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台

4597.86

63.1

#笔记本计算机

万台

3099.66

56.3

显示器

万台

4205.39

26.0

数码照相机

万台

1263.18

32.8

 

    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施工产值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能运量不断提升,港口运输跨越发展。公路、水运客运量达3.53亿人次,客运周转量201.74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5.1%;完成货运量1.06亿吨,货物周转量72.20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5.5%。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1亿吨,增长26.6%,集装箱运量突破100万标箱,达到124.2万标箱,增幅达65.1%。全市年末拥有机动车153.37万辆,其中汽车55.94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8.5%和24.5%。

    邮政电信业务规模稳步扩大。全市邮政业务收入8.49亿元;发送函件1.12亿件,特快专递487.55万件,报刊2.62亿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166.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全市电信业务总收入104.15亿元,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726.40万门;小灵通用户202.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30万户,比上年增长29.7%。

    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现代商业加快发展,消费环境日益优化,消费结构调整升级。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千亿元大关,达到1055.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918.12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33.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7%和17.1%;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91.69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63.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8%和16.0%。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零售额377.56亿元,增长19.8%;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60.75亿元,增长19.4%;穿的商品零售额45.57亿元,增长23.7%;用的商品零售额271.24亿元,增长19.3%;吃、穿、用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6.1%、12.1%和71.8%。

    金融、证券、保险业

    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形势良好。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170.02亿元和4816.7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158.38亿元和970.58亿元。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797.97亿元和4429.7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114.57亿元和977.40亿元。全年银行现金收入11526.33亿元,现金支出11834.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6.4%。

    股市行情飙升,股票交易活跃。全市证券开户数63.15万户,全年股票成交金额达2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年末全市证券营业部有39家。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市新增保险机构8家,年末保险机构总数达29家,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8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财产险与人寿险的比例为35.9:64.1。全年已决赔款及给付34.37亿元,比上年增长7.6%。

    房地产业

    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显现,商品房价格逐步趋稳。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47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2.3%,商品房施工面积为5058.09万平方米,增长7.6%,竣工面积为1440.13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4.1%。全市商品房销售额为599.44亿元,增长19.9%,其中住宅销售额为499.14亿元,增长19.8%。房屋二级市场置换交易活跃,市区存量房交易成交面积为283.0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74.88万平方米。

    旅游业

    积极打造旅游品牌,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围绕建设旅游强市的目标,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培育精品,精心打造“天堂苏州、东方水城”的城市旅游形象。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524.9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接待境外游客181.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旅游外汇收入7.48亿美元,增长17.0%;接待国内游客41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全市新增星级饭店27家,年末拥有星级饭店134家,其中四星级及以上饭店37家。

    二、体制改革与开放经济

    体制改革

    大胆创新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启动市属国有资产优化重组工作,出台了规范国资公司投资行为的专门文件;制定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剥离资产管理和处置暂行办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推动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成效显著,全年有7家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1家公司实现资产证券化,共募集资金41亿元。稳步实施市政公用、环卫管理等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成效,纳税人评议政风行风问卷调查综合满意率达到98.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市新增私营企业1.77万家,年末累计超过10万家,达11.01万家;新增注册资金599.44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金2302.12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1.90万户,年末累计达到24.98万户;新增注册资金19.82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金107.94亿元。全市3929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28.40亿元,增长23.6%,户均产值达9744万元。新增6个中国驰名商标和12个中国名牌产品,累计分别达到22个和41个。全市私营个体经济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30.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私营个体经济完成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1.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继续在高平台上快速增长,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全市进出口总额达1742.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出口总额946.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852.62亿美元,私营企业出口额45.0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2%和68.5%。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65.17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774.6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7%和28.4%,一般贸易出口增幅高于加工贸易6.3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提高到17.4%。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市场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2.2%,其中对欧盟出口额247.31亿美元,增长33.9%;对美国出口额243.61亿美元,增长34.4%;对日本出口额98.21亿美元,增长18.4%。机电产品出口773.23亿美元,增长30.6%,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81.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58.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5%,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0%,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19.8%。

    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引资结构调整优化。全市新增注册外资159.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新批超千万美元以上项目的注册外资金额占全市注册外资的85.3%。其中9个新批项目超亿美元。1273家外商投资企业先后增资。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1.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6.7%,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苏州已成为国际商家投资中国的首选城市之一,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13家落户苏州,投资兴办企业349家。

    外经合作

    “走出去”步伐加快。全市当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51个,中方投资额突破1亿美元,达1.1亿美元,增长28.7%;新签对外劳务承包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9.2%和7.2%。当年新派出劳务人员2691人。

    开发区建设

    开发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市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全年新增注册外资125.1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6.17亿美元,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1.33亿元,出口总额805.25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78.4%、91.0%、47.8%和85.0%。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成功召开,进一步明确了苏州工业园区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中新合作区扩大10平方公里,湖东开发大力推进。苏州高新区加快二次创业、北扩西进步伐。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和花桥经济开发区获准设立,昆山出口加工区成为全国首批叠加保税物流功能试点单位,吴江汾湖旅游度假区成功转型为经济开发区,常熟、吴江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太仓德资工业园获省级批准。

    引进内资

    引进内资稳步增加。全年引进内资项目注册资本250.58亿元,其中外地注册资本23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实际到帐外地资金630.78亿元,增长4.1%。

    三、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固定资产投资

    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达210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国有经济投资45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三资企业投资650.54亿元,增长11.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63.12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41.67亿元,增长15.2%,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44.7%。全市施工房屋面积9942.4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2%;竣工房屋面积4182.97万平方米,增长13.8%。新增固定资产1818.8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6.3%。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市基础设施投资490亿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东南环立交、劳动西路跨线桥等道路工程如期完工;平江、沧浪、金阊新城高起点开发建设,苏州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太仓港保税物流中心、沪苏浙高速公路苏州段、苏通长江大桥连接线等项目加快建设;204国道太仓东段、230省道吴江南段、338省道张家港段和227省道分流段竣工通车,沿江高等级公路常熟东段、太仓段基本建成;工业园区吴淞江防洪工程和江苏沙洲电厂一期工程等项目顺利建成。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434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共完成投资22亿元,新增通车里程166公里。苏州港建设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完成投资30.45亿元,太仓港区二期工程4个集装箱泊位通过验收;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累计达到80个。

    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

    城乡统筹规划建设力度加大。苏州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进入报请审查阶段,相城区分区规划、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规、苏州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三角咀湿地公园及生态景观、古镇古村落保护等专项规划、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市区新增绿地512.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公用事业

    城乡公用事业稳步发展,公共服务功能明显改善。加快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市区新辟公交线路13条,新增公交车317辆,全年公交运客总量3.91亿人次,市区年末营运出租汽车3203辆。新建改建市区公共厕所44座,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9座,敷设污水、雨水管道51公里。市区家庭燃气基本普及,管道天然气供气总量5.01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23.56万吨,煤气供气总量6250万立方米,自来水日供水量达110.41万立方米。

    信息化建设

    城市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宽带城域网光缆总长度达到9.6万公里,宽带核心交换能力为3776G,城市出口带宽达到72.5G,面向社会和公众的信息服务能力大大提升。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67.74万户,增长36.6%;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为10.01万户;互联网专线用户为8146户。医保联网增点扩面,全市各类医保定点单位达2015家,其中定点医疗机构280家,零售药店100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33家。刷卡消费量快速增长,全市18家银行累计发行银行卡1769.4万张,全年POS交易金额103亿元,比上年增长58%。

    生态建设与古城保护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张家港、常熟、昆山三市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生态市”,新增全国环境优美镇23个、省级环境优美镇2个、省级生态村116个。吴江市、太仓市建成国家园林城市,苏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园林城市群。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建设国家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工作展开。19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新增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538处,其中国家级34处,省级106处。成功加入世界遗产城市联盟。平江历史街区获2005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修复了文起堂、巡抚衙门旧址等一批重点文保单位,阊门水城门主体修复竣工,陆巷、明月湾古村落以“古建筑入股”形式创出村民和社会力量自主参与保护、经营的新模式,开创古村落保护社会运作的先河。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4.77。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4.6%和6.0%。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项目通过国家验收,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99.9%达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3%,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超额完成节水器具改造任务,市区基本达到省级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全省首座千吨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项目竣工投运。市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24天。加强耕地保护,复垦整理土地4100公顷。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呈下降趋势。16家企业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苏州高新区和张家港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被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四、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科技事业全面推进。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1.5%以上。全市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5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2项,省级项目216项。127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江苏省奖13项。全年专利申请量12874件,比上年增长89.9%,其中发明专利2002件,占15.6%;专利授权量4855件,比上年增长46.5%,其中发明专利180件,占3.7%。大力促进产学研和区域科技合作,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载体建设成效显著,新建、扩建了6个科技创业园,累计科技创业孵化器26个,创业孵化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达4016.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2%。全市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487个,累计已达2126个。当年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62家,年末实有总数达到844家,新增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48家。人才发展环境得到优化,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市引进各类人才12.4万人,引进留学归国人员352名。

    教育事业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7.5%,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提高,高考录取率为84.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2.3%。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4.54年。全市实施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小学在校学生35.15万人,初中在校学生21.25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21万人。职业教育实现优质化、规模化,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万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2.89万人,毕业生0.6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8.27万人,毕业生1.6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3.06万人,毕业生2.27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85万人,毕业生0.53万人。全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到30个,双语教育实验学校达到120所。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和国际教育园入驻师生超过10万人。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加强,18个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名录,在全国各城市中居于首位。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第三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周庄国际旅游节入选2006年度中国十大旅游类节庆。文艺创作取得新成绩,一批优秀剧(节)目分别获得全国性和省级奖项。文化理论创新工程和理论研究取得新突破。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荣获文化部首届创新奖唯一的特等奖。苏州博物馆新馆工程圆满竣工开馆,苏州民俗博物馆扩建保护工程和忠王府维修项目顺利完工。三家出版社出版新书287种,出版电子音像制品24套,公开出版报纸13种,期刊28种。广电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79.92万户。“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工作扎实推进,农村有线电视净增用户15万户。

    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社会公共卫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177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4万人,其中医生1. 35万人。积极开展慢性病、艾滋病防治示范区建设,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全市无偿献血者达12.25万人次,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量的105.7%。成功举办第二届世界健康城市联盟大会。常熟市、吴江市公共卫生中心和金阊区、沧浪区预防保健中心投入使用。建成一批示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面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8%。全市新增5个婚姻登记及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一站式服务点,推行7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

    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承办中国苏州轮滑世界杯环太湖马拉松赛、第15届世界杯跳水赛、第22届全球华人篮球邀请赛、全国羽毛球锦标赛、环沪港国际自行车大赛和大众杯中国乒乓球公开赛等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苏州健儿在国际赛场上获得2个世界冠军,在第十五届亚运会上获得6枚金牌。全市城乡新建市级以上全民健身工程923个,全民健身点150个。全年开展900多项次各类全民健身活动,销售电脑体育彩票5.16亿元。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覆盖面全部超过95%,参保人数均突破170万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征缴率均达到98%以上。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口覆盖率达96.1%;农村劳动力参加养老保险覆盖率为91%,74.5万农民领到基本养老金或养老补贴。社会保险基金运转良好,全年征收城镇社会保险费133.3亿元,支出87.4亿元,当年结余45.9亿元,累计结余175.8亿元。全面实施市区少年儿童大病医疗保险、老年居民医疗保险。

    以应保尽保为目标,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最低保障覆盖面。全市有3.64万户、7.79万人纳入低保范围,其中城镇1.43万户、2.83万人,农村2.21万户、4.96万人,各级发放低保资金超过1亿元。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由690元提高到750元。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年末全市养老服务机构168家,总床位1.31万张。全年福利彩票销售3.01亿元,比上年增长67.2%。

 

    五、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与就业

    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建立了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全区域实施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加强流动人口信息源头管理,20万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进入信息库,全面启用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通运行互动式、参与式、选择式的苏州世代服务网。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全市出生42469人,出生率为6.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15.55万人,比上年增加8.24万人,其中市区总人口229.75万人,比上年增加4.64万人。

    再就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扩大了《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范围和公益性岗位范围,提高了社会保险费补贴标准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积极营造政策促进就业的氛围,引导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全年再就业免费技能培训2.4万人,新增劳动就业岗位30.59万个,12.4万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22%。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2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31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9%和11%。市区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12472.3元,比上年增长11.7%。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42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年末家用客车拥有量达36.96万辆,增长34.0%。住房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区全年销售定销房4723套,销售面积34.75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19.8万平方米;五个老新村改造顺利完成。

    市场物价

    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6,八大类指数五升三降,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3.4%、1.3%、1.4%、3.6%和5.1%;烟酒及用品类、交通及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0.4%、1.9%和2.0%。分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如下:

类      别

2006年

2005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6

102.4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1.1

103.6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1.8

102.1

一、食  品

103.4

104.5

    # 粮  食

104.7

103.6

      油  脂

97.2

95.7

      肉禽及其制品

96.8

105.2

      蛋

93.9

105.2

      水产品

112.1

106.8

      菜

103.8

115.6

        # 鲜  菜

102.8

116.9

二、烟酒及用品

99.6

101.0

三、衣  着

101.3

101.2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4

100.8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3.6

99.4

六、交通和通讯

98.1

98.2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0

100.2

八、居  住

105.1

106.0

    # 水、电、燃料

103.8

104.4

 

    2006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矛盾和挑战,如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附加值有待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不相称,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等等。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定能克难求进,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附注: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预计数。

相关稿件
苏州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