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六稳”任务、扎实做好“六保”工作,全市经济持续恢复,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7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4亿元,下降2%;第二产业增加值9385.6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10588.5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比为1.0:46.5:52.5。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3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税收收入2005.1亿元,增长0.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7.1%。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63.6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766.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8.1%。
在全国首创“苏惠十条”,实施惠外、惠农、惠服务业及人才关爱等组合政策,有力推动复工复产,力促经济企稳回升。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全年减轻企业成本负担810亿元。倾心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全面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全面实施,“全方位”企业服务专窗开通建设。开发“政策计算器”创新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7.7万户,年末达244.1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56.8%和29.8%。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央行数字货币等重大金融试点工作积极推动。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注册企业13.65万家,为3.45万家企业解决8368.2亿元融资。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4%。全年粮食总产量88.81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夏粮产量21.56万吨,下降0.2%;秋粮产量67.25万吨,增长2.6%。粮食亩产比上年提高1.3%。建设投产10个现代化万头规模猪场新改扩建项目,完成生猪存栏、出栏目标任务。
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基本实现耕地高标准建设全覆盖。新增现代农业园区面积6万亩,年末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140万亩。新认定市级农业园区4家、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1家,吴江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12个。全面完成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全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109名,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家、新增共享农庄43个。全年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30亿元,比上年增长4.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展现强劲发展韧性和活力。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23.9亿元,比上年增长4.0%。主导行业支撑有力,前六大行业实现产值22458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4.5%。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10.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增长7.0%;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7.4%。从经济类型看,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404.5亿元,比上年增长5.1%,民营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8.5%,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28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制造民营企业500强”。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519.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8.9%。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3539.7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先进制造业引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实现产值87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5.0%,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5.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生物医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7.9%。高技术产品生产不断扩大。工业机器人产量比上年增长26.8%;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1.9%;光电子器件产量增长11.4%。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全年新增省级示范智能工厂3家、示范智能车间59家,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6家,累计分别达到11家、503家、23家。
建筑业保持平稳。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67.2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产值2850亿元,增长7%。竣工产值1948.6亿元,比上年增长7%,竣工率达68%。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368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3%,其中新开工面积4664万平方米,增长9%。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43.2万元/人,比上年提高5.4%。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851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投资需求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24.4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6.6%。其中工业投资1527.7亿元,增长27.4%;服务业投资3690.9亿元,下降0.2%。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22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新开工项目2588个,比上年增加260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356.1亿元,比上年增长7.2%。
投资结构优化调整。全年完成新兴产业投资1330.3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5.5%,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完成820.5亿元和69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38.8%,占工业投资比重分别达53.7%和45.3%。完成民间投资3058.4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8.5%。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73.7亿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7%。房屋新开工面积2398.6万平方米,下降13.1%;房屋施工面积12385.6万平方米,增长2.0%;房屋竣工面积1545.7万平方米,增长20.4%;商品房销售面积2192.2万平方米,增长0.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993.9万平方米,增长0.5%。
五、国内贸易
市场消费稳定回暖。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2亿元,比上年下降1.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093.3亿元,下降0.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08.7亿元,下降8.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157.7亿元,比上年下降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44.3亿元,比上年增长0.9%。升级类商品消费较快增长。限额以上批零企业中,化妆品类、照相器材类、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6.8%、51.1%、68.3%、14.6%和105.3%。互联网零售成为消费回补强劲动力,“姑苏八点半”“双十二苏州购物节”等促销费活动成效显著。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2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全年限额以上批零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4%。
六、对外经济
积极应对国际经贸形势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全力稳定外贸基本盘。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22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出口1868.7亿美元,下降2.7%,进口1354.8亿美元,增长6.6%。分经济类型看,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2218.1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8.8%;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823.2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25.5%。从贸易市场看,对美国出口422.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8%;对欧盟出口377.2亿美元,下降4.9%;对东盟出口229.6亿美元,增长8.0%;对日本出口156.4亿美元,增长2.4%;对韩国出口113.1亿美元,增长3.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697.6亿美元,占比提升至21.6%,其中出口432.2亿美元,增长0.4%。全年实现一般贸易出口66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5%。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达35.6%。全年机电产品出口1488.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79.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9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3.0%,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1.2和1.6个百分点。
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231.12亿美元。跨境电商B2B出口额、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13.3%、9.1%和1.2%。全市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13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9%,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51.5亿美元,增长2.6%。
开放创新深入推进。全年新设外资项目1256个,比上年增长26.4%;新增注册外资18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 8%。实际使用外资5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新引进和形成的具有地区总部特征或共享功能的外资企业35家,累计超过330家。4个案例入选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苏州自贸片区累计形成66项制度创新成果案例,14项在全国全省推广。设立19个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16.04亿美元,保持全省第一。在“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和地区投资74个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6.33亿美元。
七、金融
金融运行健康稳定。全年新增各类金融机构7家,年末金融机构总数达882家。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5165.7亿元,比年初增加3513.6亿元,比年初增长11.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4195.8亿元,比年初增加4079.1亿元,比年初增长13.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319.1亿元,比年初增长9.9%;中长期贷款余额23014.1亿元,比年初增长16.3%。全市金融业增加值1770.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8%。
保险业务增势良好。年末保险公司主体88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826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57.5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6.7亿元,增长1.3%;人身险保费收入540.8亿元,增长8.9%。保险赔付支出194.5亿元,比上年增长4.3%。
资本市场保持领先。新增上市公司29家,累计达181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44家。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14家,累计达20家。新增“新三板”企业4家,累计挂牌企业553家。年末全市证券机构托管市值总额9372亿元,各类证券交易额7.23万亿元。
八、交通物流
全年铁路客运量6333.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9.5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35.1%和37.4%。铁路货运量189.3万吨,与上年持平;铁路货运周转量11.9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5%。年末公路总里程1.1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15公里。公路、水路客运量2.1亿人次,客运周转量70.1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29.2%和41.7%。全年公路、水路货运量2.6亿吨,货运周转量342.3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4%和15.7%。苏州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5.5亿吨、628.9万标箱,分别比上年增长6.0%和0.3%。年末市区轨道交通(含有轨电车)运营线路总长度210.1公里,其中有轨电车44.2公里,全年运营总里程2283万列公里,线网客流总量30858.3万人次。市区公共汽车运营车辆6345辆,市区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91条,公交线路总数达432条。
汽车保有量继续增加。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突破440万辆,达443.03万辆,其中私家客车366.2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6.1%和5.2%。
邮政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邮政业务收入269.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发送快递21亿件,比上年增长21.4%;实现快递业务收入234.4亿元,增长8.1%。
九、科技和教育
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预计达740亿元。财政性科技投入2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73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科创载体加快建设。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实验室)20家,累计达127家;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0家,累计达771家;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0家,累计达993家;年末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1家,其中国家级2家。强化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突破一批“卡脖子”产业关键共性技术,2020年新型研发机构新建立项9个,新增苏州市自主品牌大企业和领军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13家。深时数字地球成为国家首批国际大科学计划立项项目。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等一批龙头型“大院大所”相继投用。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获批江苏省实验室,昆山超算中心、纳米真空互联装置等10个平台项目入选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库。
创新成果质量提升。全市专利授权量138861件,比上年增长71.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909件,增长18.8%。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4008件,比上年增加10946件。PCT专利申请3905件,比上年增长53.3%。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720家,累计达9772家,全年遴选瞪羚企业391家。
创新人才加速聚集。年末各类人才总量31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8万人、高技能人才72.75万人。新增省“双创人才”129人,累计达1114人。启动顶尖人才引进政策,紧扣重点先导产业和核心关键技术,立项支持3个顶尖人才团队。
教育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82所,新增学位7.17万个。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749所(含幼儿园),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所;在校学生206.3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6.3万人;毕业生46.5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6.5万人;拥有专任教师13万人。高等教育建设全面深化。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苏州大学未来校区等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深入推进,入选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城市。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数字内容生产、设计服务、工艺美术为发展重点,引进、培育一批动漫游戏、影视制作、创意设计等领域顶级平台和制作团队,提升文化产业整体水平。年末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9家、省级21家,市级63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建24小时图书馆14个、“城市书房”7个,全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苏州弹词《军嫂》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苏剧《国鼎魂》和苏州评弹《接头》获文旅部创作扶持。苏式滑稽戏《苏州两公差》、民族管弦乐《丝竹里的江南》获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入选国家首批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获评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067.4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9410.2万人次。年末全市共有5A级景区6家(11个点)、4A级景区34家。苏州博物馆以及拙政园、狮子林等高等级封闭式景区实施分时预约。苏州成为全国唯一的全部行政区均获得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的城市。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36家,其中医院234家、卫生院9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34家。新建、改扩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家。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7.47万张,其中医院病床6.36万张、卫生院0.83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5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72万人、注册护士4.2万人。市独墅湖医院正式启用,市太湖新城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立医院康复医疗中心等开工建设。全市新增三级甲等医院5家,三级医院2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全市累计确诊本土病例87例,境外输入病例4例,全部治愈出院,实现了患者“全治愈”、医院“零感染”。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新建健身步道200公里,建成横山体育公园、江苏省苏州体育训练基地,苏州承办2020赛季中超联赛被国家体育总局授奖。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根据抽样调查,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82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66元,增长3.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3元,增长6.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770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9005元,下降1.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129元,下降3.8%。
物价水平整体平稳。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2%。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8.4%;衣着类价格上涨3.1%;居住类价格上涨0.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0%;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4.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下降0.4%;医疗保健类价格下降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3.6%。
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为2020元/月,市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550元、410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45元。全市有1.13万户、共计1.67万人享受低保,全年发放低保金1.67亿元。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569.1万人,比上年增加14.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83.03万人,比上年增加22.1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37万人、621.1万人、545.7万人。全年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389张、日间照料中心286家。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会服务机构177家,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61家、儿童服务机构10家。全年新增缴存公积金职工76.06万人,全年住房公积金实缴职工人数399.3万人,全年公积金归集额556.4亿元,全年职工提取公积金409.7亿元。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就业20.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7%,开发公益性岗位8781个,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13万人。提供高校毕业生岗位20.88万个,苏州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8.4%。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44.3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比上年增长3.0%。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9.01‰,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1.65‰。
十二、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
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80.6亿元,比上年增长2.5%。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及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沪苏湖铁路江苏段、盐通铁路南通西至张家港段、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加快建设。轨道交通5号线实现试运行, 6号线、7号线、8号线和S1线建设稳步推进。
全社会用电量1523.3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1170.6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42亿千瓦时。全市拥有区域供水厂21座,总供水能力732.5万吨/日,其中市区自来水供水能力345万吨/日。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10万吨/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8%。市区管道天然气供气总量16.3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1%,全年家庭天然气用户145.5万户,比上年增长4.4%;家庭液化气用户17.2万户,比上年下降3.5%。
十三、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保得到加强。全年环保投入670亿元。市区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4%;市区优良天数比例为84.4%,比上年上升6.6个百分点。全年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为92%。全年新增森林抚育6.06万亩,建成市级以上湿地公园21个,年末陆地森林覆盖率达30.2%,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4.5%。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5%,实行垃圾分类“三定一督”小区4652个、垃圾分类行政村938个。建成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项目5个,新增危险废物年焚烧处置能力6.7万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71.5%、64.2%。
全年劝退不符合环保要求建设项目37个,涉及投资额3亿元。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治理项目2712项。淘汰低端落后化工企业110家,散乱污企业(作坊)专项整治工作实施以来,已累计整治53529家,削减非电行业煤炭消费总量461.98万吨,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全市上下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面对新发展阶段,全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强富美高”总目标,把握“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